肺部影像病理系列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原创:肺部影像联盟

-3-17

时光,在物转星移中渐行渐远,春花一梦,流水无痕,春风带着和煦的气息,与你相遇。我们一起感受春的沐浴。

老曹:

这是一枚良性结节,淋巴结可能大些,可以随访。

李伟曈:

考虑肉芽肿病变可能性大。

在水一方:

好像有卫星灶,结核可能,建议增强

王萍:

右肺上叶实性结节,边界清晰,部分边缘膨隆,结合年龄34岁,考虑炎性肉芽肿可能性大(结核、隐球),建议复查,除外肺癌

张延军:

临近胸膜增厚,长条索,考虑良性结节

光明:

单发叶间裂结节,也考虑淋巴结

错过:

肺部叶间裂部位结节,长毛刺,边缘收缩力弱,考虑良性结节,

兰天龙:

胸膜面梭形结节,宽底接触,良性结节

毛勤香:

上叶前段胸膜下,临近叶间裂,胸膜有牵拉,肺门纵隔淋巴结无肿大,非胸膜侧边缘光滑,年轻女性,考虑良性,随访或完善增强检除外类癌可能

王兆宇:

良性也要区分,良性肿瘤,肉芽肿性炎症,普通炎症机化

不再涩的柠檬:

考虑炎性,隐球?

风儿:

结节边缘光滑,收缩力弱,血管自然穿过,肉芽肿性炎

毛勤香:

先考虑炎性肉芽肿,感觉不太像类三角形

星语无言:

支持,年轻人,考虑个结核,没卫星灶,炎性假瘤待排

王兆宇:

收缩力弱,胸膜面基底宽,浸润性腺癌可能性就很小。年轻女性,鳞癌和小细胞癌很少发生。

是的,结核也有收缩力,通常较强

管洪林:

右肺上叶前段紧贴水平裂小结节,纵隔窗看边缘还是以平直为主,有少许毛刺,胸膜牵拉,牵拉力弱,先考虑肉芽肿性炎症

病理结果

在水一方: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不是低度恶性肿瘤吗

王兆宇:

没做ALK

肌纤维母细胞瘤诊断比较勉强。

管洪林: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不是过去习惯说的炎性假瘤吧,炎性假瘤是不是归到Op了?

王兆宇:

这个概念看来还很含糊

炎性假瘤尽量不使用,但不能轻易归到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实际大多是炎症机化。病理图片说明,肌纤维母细胞丰富,排列交织,炎症细胞不多,形态上符合肌纤维母细胞瘤,免疫组化也不排斥。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在成人的肺部,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病理过程,病例少,还有待研究。

关于IMT的一点病理思考:

炎症在先,还是肿瘤在先?在幼儿或儿童,考虑为肿瘤在先,见过一例儿童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表面圆钝,没有明显毛刺。在成人的IMT,考虑为炎症在先,在炎症慢性刺激之下,肌纤维母细胞不断增生,最后具备潜在恶性的生长趋势,类似于乳腺纤维腺瘤发展为乳腺分叶状肿瘤。在其它肿瘤,慢性炎症最终引起间叶性肿瘤也不少见。

本例小结:

1.病灶位于右肺上叶前段,密度均匀,宽基底紧贴叶间裂胸膜面,贴面平直,上缘不规则,可见棘状突起,未见支气管进出或受累。未见磨玻璃晕影及卫星灶。

2.良性病变,如炎性病灶。此外,患者年轻,病灶稍大、边界清楚,胸膜密切相关,还应当想到“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可能性。

知识链接

概述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myofibroblastictumor,IMT)是一种少见而独特的间叶性肿瘤,涵盖了以往从炎性反应性病变到肿瘤的一系列诊断。以往的许多命名如浆细胞肉芽肿,纤维黄色肉芽肿,肌纤维母细胞瘤,黏液样错构瘤,炎性纤维肉瘤及炎性假瘤等都曾用来描述本病。近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及电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对本病进行了明确限定,避免了以往命名和诊断的混乱。

病因与遗传学

IMT确切病因仍不清楚,相关因素有:手术、创伤、炎症、异常修复。EB病毒或特殊细菌感染,也有报道肿瘤中检出HHV-8序列及白介素-6和CyclinD1的过表达及发生于Wilm瘤治疗后。近年不少研究证实部分IMT中显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的表达和基因重排,ALK基因重排位点在2p23。基因重排常见于儿童及年轻人,40岁以上患者不常见。.有报道在32周胎儿体内(腰椎旁)发现IMT,肿瘤核型显示染色体2与染色体11移位,荧光原位杂交证实基因重排。肿瘤还显示ALK基因和Rb-2蛋白基因融合,融合部位是原肌球蛋白的两个相关基因TPM3与TPM4,网络蛋白重链(CLTC)和半胱氨酰-tRNA合成酶(CARS)基因是融合的伙伴,这些基因异常的表现进一步证实了IMT的本质是一种克隆性,肿瘤性增生。ALK基因重排和蛋白的激活限于肌纤维母细胞,炎性细胞正常。肿瘤中浆细胞为多克隆性增生,已被免疫组化和PCR证实。另有研究显示,IMT中ALK阳性细胞缺乏肌纤维母细胞表型,提示可能是不成熟的原始间叶细胞。应用RT-PCR,FISH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证实,ALK的表达还见于其他软组织肿瘤,如横纹肌肉瘤,脂肪性肿瘤,尤文氏瘤,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平滑肌肉瘤等,但这些肿瘤ALK的表达仅为低水平,且未发现ALK基因的融合转录。ALK基因扩增见于少数间叶性肿瘤,而ALK基因重排仅见于IMT,可能仅代表间叶肿瘤一个亚型,因此对ALK改变的分子学机制尚待进一步探讨。

临床

IMT儿童和青年多见,成人也可发生。主要见于肺部,也见于肺外各处软组织,头颈,上呼吸道,内脏,泌尿生殖道,躯干及四肢等,肝胆系统发病有上升趋势,少见部位如脾脏,心脏,女性生殖道IMT也有报道。.腹腔内IMT常见于20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可浸润邻近脏器,易误诊为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局部肿块,少数呈现多个结节,可在同一部位多发,也有在多个器官,部位同时及先后发现多个IMT病灶。.部分病例伴疼痛及发热,倦怠,盗汗,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有贫血,血小板增多,血沉加快及多克隆高丙球蛋白血症。肿物切除后症状消失,症状再次出现提示肿瘤复发。头颈区IMT主要在眼眶、喉、口、咽及副鼻窦。一般无全身症状,仅出现鼻堵,咽喉肿痛,声嘶,发音困难和喘鸣等局部症状。

组织病理学

肿瘤无包膜,由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组成。细胞呈梭形,胞浆淡嗜酸性,可见核仁,细胞有轻度或灶状异型性,核分裂数量不等,缺乏不典型核分裂。肿瘤中散在大量炎症细胞,多为淋巴细胞,浆细胞,也有组织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

组织学分三型:

粘液型:间质明显水肿及粘液样变,其间穿插肥胖的梭形细胞及各种炎细胞和黄素化组织细胞,核分裂易见.类似肉芽组织或结节性筋膜炎。

梭形细胞型:肿瘤富于细胞,瘤细胞常排列成人字形或旋涡状,并见周围血管生长现象,可见正常核分裂,浆细胞散在分布,其他炎细胞聚集成团,此型与纤维组织细胞瘤,平滑肌肿瘤和胃肠道间质瘤等梭形细胞肿瘤相似。细胞密集异型性明显时还极似梭形细胞肉瘤/癌。

纤维型:片状纤维化间质中见淋巴细胞和大量浆细胞浸润,即所谓浆细胞肉芽肿样图象.致密成片的胶原纤维类似疤痕或带状纤维瘤病。.少数肿瘤可出现点状或大片钙化和骨化,也可出现坏死,局部侵犯甚至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织化学的意义在于证实肌纤维母细胞的免疫表型,排除其他诊断。梭形细胞表达间叶细胞标记Vim和肌源性标记SMA,MSA.Vim通常强阳性,胞质弥漫着色,偶尔为灶性.SMA,MSA反应为灶性或弥漫性。此外部分阳性的有:Desmin,Actin,Calponin(肌源性标记),Cytokeratin,EMA(上皮标记),CD68,CD30,α1-抗胰蛋白酶,α1-抗糜蛋白酶,溶菌酶(组织细胞标记)。表达阴性的有:S-,肌红蛋白,CD34,CD,CD21,CD23,hCaldesmon。近年发现IMT中ALK-1表达率高,免疫组化阳性率可达89%,提示可作为一项诊断指标。

影像表现

1、发生于肺内的IMT为单发病灶.多位于肺外周胸膜下;

2、中央型病变边界较清楚.可伴肺不张,内部可见形态多样的钙化.尤以儿童患者更常见;

3、周围型病变表现为不规则肿物。瘤一肺界面模糊.可见粗长毛刺或棘状突起,与肺癌的短毛刺不同;病变某一层面可见一侧边缘平直呈刀切样改变.即“平直征”。可能是病灶边缘纤维化牵拉所致,也可能与病灶沿肺叶或段的边形成有关;病变边缘还可成尖角状改变,可能是病灶周围胸膜粘连及纤维组织增生所致;这些征象可作为鉴别肺良恶性肿瘤的参考;

4、肿瘤强化明显,并且呈渐进性强化,CT值增加常>60HU;

5、合并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者少见;

6、出现胸腔及心包积液者少见。

鉴别诊断

1、纤维瘤病它是由分化好的纤维母细胞构成,在增生细胞之间有数量不等的胶原纤维构成,纤维多而弥漫,细胞成分少,常无明显炎性细胞,呈浸润性生长,与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不难鉴别.

2、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与本病最易混淆也有梭形细胞及炎细胞,但肿瘤细胞多形性,异型性明显,异型性的纤维母细胞和组织细胞常形成特征性的车辐状结构,有多少不等的黄色瘤细胞,核分裂活跃,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免疫组化:组织细胞标记物α1_ACT等常阳性,肌原性标记抗体不表达。

3、平滑肌肉瘤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儿童罕见。好发生于子宫和胃肠道,易出现坏死及囊性变。镜下平滑肌肉瘤细胞胞浆丰富,红染,核钝圆,胶原成分少,一般无炎性细胞。免疫组化Smactin,Desmin呈弥漫的强阳性。

4、间皮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若发生在肠系膜,网膜而瘤组织缺乏炎细胞时,应与间皮瘤鉴别。但间皮瘤细胞具有双向分化能力,可出现上皮巢及腺样结构,免疫组化Vimentin,EMA或CK阳性,电镜下细胞表面常有细长微绒毛。

5、硬化性淋巴瘤本病也有纤维组织增生,但有异型淋巴细胞,免疫组化肌原性标记阴性,LCA阳性。

6其它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还应与结节性筋膜炎,横纹肌肉瘤,多形性粘液性肉瘤,胃肠道间质瘤,肉瘤样癌等有相似组织学特点的肿瘤鉴别。

预后

绝大部分IMT临床过程表现良性,病程惰性,迁延。有ALK表达的一般预后较好。也有个别自发消退的病例。局部复发率约25%,复发间隔时间数月至最长9年,复发一至数次,未发现复发与局部侵犯和ALK改变相关。肿瘤可局部浸润,头颈部IMT更具有侵袭性,偶有局部淋巴结及远隔转移。目前仅根据组织学尚不能预测具体病例的复发或恶变。与局部复发有关的因素有:多结节性生长,细胞异型性,神经节样细胞,表达TP53,异倍体核型,局部浸润以及病变相邻重要器官。有个别报胃肠道,骨骼肌多发性IMT,患者数周后死于恶液质。经尸体解剖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IMT诊断。

治疗

如考虑IMT诊断,即可避免不必要的根治性手术。通常可通过保守切除治愈,但边缘切除干净后仍可复发。不能切除的病变或复发性肺及头颈部病变可选择皮质激素治疗。采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和非皮质类固醇抗炎药物治疗,部分患者症状消退。一些病例建议采用采用放疗和化疗,而放疗时也必须考虑到放射野将来可能的恶性肿瘤。现有资料显示化疗和放疗对IMT疗效不明显。鉴于有恶性IMT,远隔转移和多年后复发的病例,有必要进行长期追踪随访。

  

参考文献:

曹海光,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J],中国肿瘤临床.

武春燕,孟刚,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J],癌变畸变突变.

特别鸣谢:胡青乔老师

编辑:贾玉梅

审核:赖晓宇徐晓

肺部影像联盟

肺部影像联盟感谢您一直的支持!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康复宝典
CCTV品牌影响力采访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gpm.com/zcmbzz/1542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