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是儿科门诊的常见症状之一,多位于脐周或接近脐周。当B超结果显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时,肠系膜淋巴结炎就成了最常用的诊断。

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学龄前儿童,男童发病率较高。该病多因病毒、细菌感染所致,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近几年来,该病有增长趋势,若病情迁延,常致再发性腹痛,伴发食欲不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然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一定就是肠系膜淋巴结炎吗?

下面这几个问题不可不知。

1.仅凭腹部B超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并不可靠

单凭腹部B超报告结果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可能存在过度诊断的问题。

小儿肠管及肠系膜相对比成人长,且肠系膜淋巴结、肠壁血管丰富,但肌层薄弱,神经调节功能不稳定,容易引起胃肠功能失调,导致肠道的分泌、吸收、蠕动功能紊乱。而淋巴系统是身体重要的防御装置,小儿淋巴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屏障作用较差。细菌或病毒感染时,淋巴系统更容易被入侵。细菌或病毒可经淋巴管到达相应的局部淋巴结,此时淋巴结内的细胞迅速增殖,因而体积增大。

但是,儿童的大部分腹痛可能都不是器质性疾病引起,具有自限性。淋巴结肿大原因部分是生理性的,部分是反应性的。

2.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B超影像诊断尚无统一标准

目前关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B超影像诊断尚无统一的标准。医院、医院的不同医生判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标准也可能不尽相同,由此导致诊断混乱的情况并不少见。

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在同一区域肠系膜上显示2个以上淋巴结,最大淋巴结长径>10mm,短径>5mm,长径/短径>2可以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3.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常见病因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常见于:

淋巴系统增殖高峰期,如学龄儿童;

外界刺激如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以及内分泌因素;

肠道淋巴系统对外来微生物及毒素等物质的反应性增生;

也可见于肠道及肠道外疾病,如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炎症性肠病、阑尾炎、肠套叠、过敏性紫癜等等。

因此,B超诊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必须要结合患儿临床资料作出正确解读才有临床意义。

4.诊断要B超影像结合临床,注意鉴别诊断

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需符合以下几点

患儿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前驱病史;

有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症状(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腹痛以脐周与右下腹为主,部位不固定,无固定压痛;

腹部B超检查符合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标准;

尽量排除其他引起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疾病。

5.中医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将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归属于“小儿腹痛”范畴。小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小儿易受内外因素的干扰,可因外感时邪、乳食积滞、脏气虚冷所诱发腹痛。

  1.小儿卫外不固,对寒暖不能自调,易为六淫所侵,以寒、暑、热、湿邪入侵为多见。外邪入侵腹中,脾胃运化功能失司,邪滞于中,气机阻滞,血运不畅,不通则痛。如《素问·举痛论篇》云:“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

  2.小儿暴饮暴食,或过食生冷,或恣食肥甘厚味辛辣油腻之品,伤及脾胃,邪滞中焦,引发腹痛。如《证治汇补·腹痛》指出:“盖暴伤饮食,则胃脘先痛而后入腹,……”。《素问·痹论篇》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3.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若素体脾胃虚弱,或腹痛日久,损及脾阳,中焦虚寒,脾胃功能失调,痰、湿、食停滞肠胃,阻碍气机,则成腹痛。如《诸病源候论·久腹痛候》认为:“久腹痛,脏腑虚而有寒,客于腹内,连滞不歇,发作有时。”

 

6.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证治

 

 中医学重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辨证主要根据病因、疼痛性质、疼痛缓急等,同时结合临床辅助检查,以辨别其寒、热、虚、实。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依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急性期多以发热、腹痛或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缓解期多发热症状消失,但腹痛仍不规则发生,且病程发作天数较长。

治疗原则:

  1.健脾益气为固本之法。脾胃乃五行之土,位居中央,是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阳升阴降,互为因果,取得平衡与协调,使人体气机生生不息。脾为湿土,主运化,若脾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则致湿、痰等病理产物。《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故健脾益气之法,符合治病求本与本病病机之关键。临证可选用黄芪、白术、茯苓、砂仁、山药、薏苡仁等甘温健脾之品。

  

2.清热消食为治标之举。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临床常见发热、腹痛或恶心呕吐等症,急则治其标,以清热消食为治标之举。可选用金银花、连翘、菊花、大青叶等清热解毒药和(或)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等消食药。

3.外治之法为有益补充。如灸治阴交、神阙、天枢、下脘穴可以补正气、散寒邪、通经络、止腹痛,肾俞固护先天之本,大肠腧、足三里穴调理肠道功能,止腹痛。针对肺、胃系症状加相应穴位灸治。诸穴合用可固养元气,祛除外邪,通经止痛,达到患儿腹痛缓解,肠腑生理功能恢复的作用。

 

7.小结

(1)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常用标准:同一区域肠系膜上显示2个以上淋巴结,最大淋巴结长径>10mm,短径>5mm,长径/短径>2;

(2)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有生理性的、有反应性的,有病理性的,临床上需要区别对待;

(3)腹部B超是目前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但其报告结果需要结合临床资料作出正确解读,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肠系膜淋巴结炎。

(4)西药治疗,虽能短期缓解腹痛症状,但对整体症状、功能恢复则相对较慢,且副作用较大,机体抵抗力降低,二重感染几率增加,并易反复发作。中医认为腹痛所涉及的脏腑以六腑居多,而“六腑以通为用”,故治疗从病因着手,从根本上治疗,以调理气机、疏通经脉、解毒散结为主,同时对症施治,如清热祛湿、消食和胃、健脾化积,从而使整体功能得以改善,若再能调理脾运,更可使其巩固不发。

(5)减少本病的发生还应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生活习惯,增强小儿自身的机体免疫力。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青少年白癜风的症状
北京中科医院是真是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qgpm.com/zcmbzl/154355.html